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> 2014年第4期
编号:13138531
含黄芩中成药用药规律分析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2月15日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2014年第4期
     3 讨论

    本研究显示黄芩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,涵盖了153种中医疾病,其主治疾病主要涉及用于肺热咳嗽,痞满,泻痢,胎动不安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列其为中品,《名医别录》中也言黄芩“主治痰热,胃中热,小腹绞痛,消谷,利小肠,女子血闭、淋露、下血,小儿腹痛”。由上述证型来看,黄芩最主要用于热盛类病证。

    其组成的方剂涉及692味中药,其常与清热解毒和疏风宣肺之品联用,如配伍黄连、栀子等以解热毒,配伍白芷、防风、桔梗等以疏散风邪,泄肺止咳。此外,常伍以活血养阴润燥之品,如生地、白芍,以防热盛伤阴、苦寒伤阴。总之,黄芩所涉及的中成药以有清热为主。

    基础分析之后,本研究将表4,5中所含黄芩的核心药物组合,选取使用频次较高的“黄芩-栀子、当归、桔梗”3对组合进行深入分析,纵横比较分析药物组合的用药规律(图3~5)。“黄芩-栀子”常配合清热泻火、解毒之品,如黄连、大黄,以清火热,解热毒;而“黄芩-当归”气血双补和清热之品。支持度为40%时,可以发现其核心药物恰恰是当归散加减,用于治疗孕妇血少有热,胎动不安,素有堕胎之患或者月经不调,腰腹疼痛等妇科疾患;“黄芩-桔梗”则常配以解表行气之品,如薄荷、苦杏仁,用来宣发外感风邪之邪。因此,药物的搭配至关重要,这也为研究药物组合寻找共性规律和个性特征提供了有效方法。黄芩方中主治疾病23 种,对其中3 种高频疾病“感冒”“咳嗽”“眩晕”对比分析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385 字符